www.HUILIN.info 法律教学在线 延伸课堂 服务社会

    吾   爱   吾   师

<<返回范忠信教授主页

 <返回主页

 

范忠信教授在中南法大

2004级研究生入学典礼上的演讲

 

2004年9月6日上午11时于首义校区大礼堂)

各位同学:

今天有幸代表全校所有研究生导师在这里跟大家讲一番话,我很激动,激动得不知从哪里说起,我就从我手里这本书说起吧。

大家看我手里的这本书,这是我多年前在北京地摊上买的。这是一本什么书呢?是1935年燕京大学文学院新闻系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叫《论中国报纸的副刊》,作者叫张旃,他的个人情况我们无从了解。大家看这本论文的精装封面,内页都是上等宣纸,是燕京大学统一印制的竖排稿纸,作者以工整清秀的小楷毛笔誊抄。大家看,每一页简直就是一幅出色的书法作品。扉页上还有文学院院长和新闻系主任的毛笔签名和私章。形式上看十分庄重典雅;字数也不少,大约有7万字吧。文章学术水平怎么样,我请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博士生看过,他们说:除了后来出现的新闻事实和新闻学论著没有引用以外,大概与今天的新闻学博士论文的水平差不多。我十分惊讶。同学们,70年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竟然可以与我们今天的博士论文水平差不多,这叫什么道理呀?真真羞杀我们也。这里我当然不是说历史在倒退,而是说70年前大学生们的那份纯真、质朴、踏实、勤奋的求学的态度,的确象一面镜子,照得我们惭愧,使我们汗颜。比一下70年前的前辈的这本毕业论文,我们哪里还有脸觉得自己读的书多、学问大、论文写得认真呀?哪里有心思沾沾自喜呀?有时我叫研究生对毕业论文作两三次修改,他就觉得很委屈,抱怨说我已经改过一两遍,比起别的专业研究生的论文一稿定稿好多了。言下之意是他们已经算是最认真的了,算是对得住你了。每到这时,我就把这本堪称文物的论文给他看,说:看看70年前的本科毕业论文吧。他们看了以后就只好“敢怒不敢言”了。有同学看完以后跟我说,老师,看了70年前的本科毕业论文,我觉得我们今天的硕士博士论文大多是在“混文凭”。

说这些就算是一个开场白吧。说这些无非是要跟大家表达一个意思:研究生,就从“研究”来检验我们是真金还是破铜烂铁。大家从今天起就是研究生,怎么作好研究生,我觉得最关键是要强化两种意识,健全我们的生活方式。

第一是精英意识和精英生活方式。

在座的各位都是精英!近二十或三十年来,你们顺利通过了无数竞争激烈的考试,才进入了今天的殿堂。从初中考入高中(尤其是在座多数同学是考入重点高中),你战胜了70%的同龄人;高考,你们考入大学(尤其是多数同学考入重点大学),你们又战胜了60%左右的同龄人;博士硕士入学考试,你们又战胜了60%左右的同龄人。按这个比例,我粗算了一下,战胜93%的同龄人的才有可能当硕士生,战胜97%的同龄人的才有可能当博士生。这就是说,如果以你们高中时代的同学为基数,你们就是那7%或3%的优胜者,这难道还不能叫精英么?毫无疑问,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精英。当然,你也许要说,中途有很多人主动退出了竞争,或者很多人就根本没有参加你这个竞争,这个比例计算不妥当。我这里只是计算一个大概的概率。即使把这些因素加起来,你们还是10%左右的精英。这应该毫无疑问。

同学们,既然我们都是精英,我们就应该培养强烈的精英意识。什么是精英意识?我想精英意识无非是要我们有三种感觉。第一种感觉就是:我是出类拔萃者,我不同于常人。就像刚才说的我身经百战,战胜了97%的选手。精英就意味着特别的荣耀和尊严。第二种感觉就是:我是涉猎高深者。我们研究者,就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畅游。“非我族类”的人们无缘这些领域或者境界。我们每天享受着获得新知的快乐,享受着与人类文化的列祖列宗对话的快乐,享受着创造新知识加入永恒文明宝库的快乐。这快乐,“非我族类”的人们那里有资格享受呀?顶多象太监看别人结婚的热闹而已。因为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以自豪乃至略微自大的眼光去傲视庸常人群,或者有些“顾盼自雄”是可以的。也许有同学说,我没有这些快乐,反而因为知识越多越痛苦。对了,这感觉也很对,是正宗的精英感觉。这叫做知识的痛苦或者智慧的痛苦。这痛苦是高档次的痛苦,只有我们这些精英才配享受这样的痛苦,一般庸常大众还不配承受这种痛苦。第三种感觉是:我是未来领袖。精英就是社群的领袖,不管是多少人的领袖。我们将来要成为社会生活的组织者、领导者,哪怕将来我只领导十个人、一百个人,我好歹也是个领袖。我们是知识的种子、智慧的种子、人类章法的种子,我们要到人民中生根开花。我们是士大夫,将来要当社会群体或人民大众的灵魂,是建设事业和法治事业的灵魂。有这样一种意识后,你就自然而然会身居陋室,胸怀天下,你就不会为眼下的物质生活的艰苦而忧伤,你就会以特别的方式思考问题,你所思所想的就经常与庸常大众不一样。

这样的精英意识,是与特定的精英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是精英生活方式?我想无非是三者:第一是追求高档次的“美好”。声色犬马、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是极端享乐主义者心目中的美好;花前月下、轻歌曼舞、耳鬓厮磨,是小资阶级心目的美好。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好?我觉得,不用唱高调,也不能不承认:新知识的获得、新方法的掌握、新的理论成果的创造,对人生和世界认识的深化,这些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领悟的快乐,就是高档次的美好。第二是淡化对物质生活或物质享受“升级换代”的追求。在生活消费方面追求时尚,追求迅速更新、升级换代,不是不正当,但那不是我们精英阶级的事务,而是庸常大众的事情。我曾经说,只有内心特别空虚的人,才需要特别地炫耀自己的外观——比如要格外炫耀衣服、皮鞋、腰带、名表,要把头发搞成奇特的颜色和形状。没有知识、没有修养、没有气质、没有底蕴,只好外观上用“发光发亮”的东西去吸引人们的视线。我见过菜场上卖菜的妇女戴十个金戒指,而且生怕人家说不是真金;也见过女科学家的穿着象农村老妇,一个戒指都不戴。当然,我不是说任何人注意物质生活的外观炫耀都是错的,庸常大众这样作我觉得很正常,也有道理,但是我们精英不能这样。我们获得人们的尊重,我们获得光荣和尊严不靠那些,我们靠更高层次的东西。第三是,我们要对世界充满责任感,要关心民间疾苦,要关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要关心公共政治。这不是说大话,我们的确有这份责任。别以为我们完全是以个人奋斗获得今天的一切成绩和地位的,人民纳税的钱有多少无偿地用在我们身上,国家或政府给我们创造了多少成长机会,老师同学同事们为我们创造了多少成长条件,父老乡亲对我们寄予多少厚望——他们至少希望我们出来是清官而不是贪官。我们个人有多大能耐呀,有多大本领呐,离开了上面这一切,我们不过是离开了水的鱼。你只要想想这一切,你就自然会有一种责任感。你就会时刻习惯而自然地用自己的嘉言懿行影响身边的人们,你就会尽量设法改变身边的不正义之事。有的同学也许会说,我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责任感,但是现在了解社会黑暗面太多了以后,我都麻木了,心灰意冷了。我没有能力改变世界,只有世界改变我。我说这是不对的。一个人改变世界,一个人扭转乾坤,这当然不可能。你也不要有这样的狂妄,但是你不要灰心。即使世界是漫漫长夜,我们还可以作一个个小小的萤火虫嘛:用自己屁股上的那一点点光明,照亮身边那一小块黑夜。大家都如此,我们的世界不是越来越美好了吗?

 我们的先贤先哲把精英阶层或士大夫的这种责任,称之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话是说大了一点,但是道理还是对的。知识精英,总得有点特殊之处,这就是我们的志向、旨趣、责任感。我希望大家以精英自命、以经国济世自许。我最反感的就是那种痞子意识,整天象昏睡不醒的样子,一切都不在乎,没有任何进取心,把任何责任感看成是幼稚,整天追求物质享乐,尽说些庸俗不堪的话语,以混同于痞子或江湖小浑浑为能事,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低格调音像作品不能自拔,就像王朔小说标题——我是流氓我怕谁——的人生态度。我觉得这种人生,就是垃圾人生。我们是精英,不要去当那样的人渣。

第二是研究意识和研究式生活方式。

我们是研究生,研究生要研究问题。我考证过古汉语中“研”、“究”、“生”三字的本意。许慎《说文解字》说:“研”,是以工具在石头上细细地磨的意思。所以古时磨墨写字也叫“研墨”。引伸为反复推敲琢磨事物的道理。“究”,就是“穷”,就是穷尽,就是从深秘的洞穴中寻找,就是追根究底、探微发隐、探索奥秘;“生”,在古代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君子”;二是学问上的先生,即大学问家。比如庄子被称为“庄生”,孟子被称为“孟生”,汉初整理《尚书》和《春秋》的有伏生、公羊生等等。可见,这个生是不好当的。后来不知何时,“生”变成了学生的专称。但我理解“研究生”三个字,一直主张从这种古义上去理解。即使我们不能完全作好,也要以此为目标。可见,“研究生”不仅是我们的起点,而且是我们终身奋斗的目标。

我们如何来当好研究生呢?我觉得就是要有研究式生活方式。

第一是要有研究意识。对什么都要充满研究者的情怀,要研究问题。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大概就是我们能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也许有同学说:别把自己看得那么高,我们能研究什么呀?我们叫研究生的不研究,谁来研究呀。还有同学要说,我将来又不当教授、研究员,我要研究干嘛呀?我说,不管任何单位、任何职业、任何系统工作,工作做得最好的人,就是对本单位本系统的特定问题有研究的人,是本单位本系统里的“理论权威”、笔杆子,是能就特别问题能拿出研究思考所得解决方案的人。连苏州刺绣小姑娘,也是那些不断研究新主题和发现新时尚的和刺绣新技巧的小姑娘最为老板们喜欢,得的工资最高。仅仅靠投机钻营、靠裙带关系而飞黄腾达者有,但是少数现象,而且每天有“见光死”的忧虑。只有靠研究型、理论型、真才实学型本领发展的人,底气才足,腰杆才硬。

第二是要研究紧迫问题。今天社会生活中问题成堆,亟待我们研究。苦难是人生的最好老师,苦难推动我们研究思考。比如,我就觉得有两类特别紧迫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一类是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现实中的最“卡脖子”的问题,即现实中制约中国整体进步或局部发展的关键问题或症结所在,比如“三农”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国有企业危机,“吃饭财政”问题,学校乱收费问题,贪污腐败加剧问题,恶性犯罪上升问题,贫富悬殊扩大问题……,我们可以从我们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学角度去着力思考,寻求长线和短线的解决办法。另一类是科学技术和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对现行法律秩序、社会秩序、伦理秩序提出的严重挑战问题。这也是紧迫问题。比如生命科学、遗传工程的进步对现行伦理和法律秩序的严重冲击,比如网络技术进步对现行法律秩序的严重冲击,比如交通和通讯进步对传统社会控制模式的冲击,说具体些如人体克隆问题、网络犯罪问题、人体器官买卖问题、同性婚姻问题、人造美女问题……等等,无穷无尽的问题。这也迫切需要我们用我们特有的知识体系和分析能力去研究,寻求解决办法。谁在这两方面之一的问题上有真正研究,就必然要做出特定贡献,就必然出类拔萃。

第三是研究方法问题。我主张用这样的研究方法:一,在身边发现问题,特别是发现有学术含义的问题,要用挑剔质疑的眼光看待身边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物,不要只在书堆里找问题;第二,广寻医方加以比较(真的读书法应当是:广泛读书,对相同或相似话题的内容加以比较,发现矛盾);第三,模仿名医开出处方。这就是为问题的解决开处方,哪怕是不成熟的处方。我主张同学们经常在口袋里装些卡片,随时记录自己的思想火花。尽管现在是电脑时代,我还觉得随时用笔在卡片上记录所思所想更方便些。思想火花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哪怕是夜晚已经睡觉了,在被窝里脑子里突然闪现了一团思想火花,赶快开灯披衣起床,写到卡片上,以备日后查考。这些稍纵即逝的思想精华,可别小看了。这是你研究的最好切入点。你能不能研究,就从这里区分。

总之,我希望同学都做名符其实的“研究生”,都无愧于“研究生”之美名!

谢谢大家!

                (2004级博士生陈会林记录整理,经范老师校阅并补充)

 

 

<<返回范忠信教授主页

 <返回主页

(C)All Copyright 2000-   陈会林 版权所有

HUILIN设计制作  IE1024*768浏览